我的“绿色”音乐教育
杨美璇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绿色”的理念,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否也可以是“绿色”的?我理解的“绿色”教育是指不以功利(考试、升学、排名、荣誉)为前提的纯粹的育人活动,从中充分挖掘教育对象最纯粹、最纯真的一面。是对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孩子们的心灵呵护和人格塑造的教育。而我的音乐课就是本着“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的最“本真”的育人理念来实施。
培养好习惯
弹奏连续的大三和弦形成激进的音响效果,提醒孩子们挺直腰,坐端正,认真投入学习。通过“音乐口令”和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默契,上行音阶是起立,下行音阶是坐下。师生问好以歌唱的形式呈现。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在欣赏活动中不断培养孩子们安静、耐心、细心欣赏的习惯。
学会自律、自理
低年级的课堂通过“点赞”激励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表现自己。中高年级不仅要有自律的意识,更要学会自我管理。我们制定小组课堂评分量规,从“纪律”“表演”“合作”“创新”“进步”等方面来评价自己的表现,由组长负责即时加分或扣分。
增强自信心
自我肯定是每个孩子应该要有的基本意识,即使是很胆小内向的孩子,在音乐课上我都不断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己。通过全班齐唱——小组演唱——个人表演(期末音乐会)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然过渡到能自信的自我展示。在表演中鼓励“自信大方”的舞台表现,同时提醒观看表演的观众们学会尊重表演者,减少其心理压力,因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提高审美意识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往往音乐作品中都蕴藏着音乐美、精神美 、品质美的“美育”内涵。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让孩子们在直观的听觉中感受到音乐美,这些我们在多次聆听、感受和演唱中都能体验得到。但精神美和品质美我更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如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我给孩子们抛出三个问题:“阿凡提有什么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保护小鸟、青蛙和爱护花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我们自己该怎么做?”(不随地丢垃圾、节约用水、废品再利用……)。
促进身心发展
“绿色”音乐教育的虽淡化其功利性,但学习音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过程,我常常鼓励孩子们主动学习音乐,因为学习音乐有很多好处,如:音乐可以让人心情开朗、忘记烦恼;可以让人心胸开阔、心中充满美好;唱歌可以增大我们的肺活量;乐器的学习可以开发人的右脑,手脚的协调性……这些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无形中也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好习惯、自我管理、自信心、精神品质美仅仅是孩子们心灵呵护和人格塑造的一点教育甘酿。教育的本真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坚守,这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走出校园之后,学业可以一般,但做人的基本素养却不可少。我愿继续守着我的“绿色”音 乐教育理念,让我的课堂“绿意盎然”。

